美国总统凌晨三点接到越洋电话:中国能送5000人赴美留学吗

大门不再关闭。一幕布拉开第一道缝隙,始于美国总统卡特凌晨三点接到的越洋电话。那是1978年夏夜,正在访华的总统顾问普雷斯,从北京紧急来电:中国提出能不能送5000人赴美留学?卡特兴奋回应:他们可以派10万人。封闭已久的大门被缓缓推开。三个月后,北大校长周培源带队访美,考察学校。他是考察团中为数不多留过洋的人,40多年前,他曾留学普林斯顿,师从爱因斯坦。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,考察团受到各所大学热烈欢

大门不再关闭。

幕布拉开第一道缝隙,始于美国总统卡特凌晨三点接到的越洋电话

那是1978年夏夜,正在访华的总统顾问普雷斯,从北京紧急来电:中国提出能不能送5000人赴美留学?

卡特兴奋回应:他们可以派10万人

封闭已久的大门被缓缓推开。三个月后,北大校长周培源带队访美,考察学校。

他是考察团中为数不多留过洋的人,40多年前,他曾留学普林斯顿,师从爱因斯坦。

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,考察团受到各所大学热烈欢迎。俄亥俄大学包了私人飞机迎接,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奏响《东方红》致意。

访问中,周培源在讲话里说:

独立自主不是盲目排外,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。我们要广泛地从外国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,吸收一切民族、一切国家的长处。

周培源等人考察同时,在国内,一场特殊考试也在同步进行。

选拔留学生的考试层层传递到城乡,然因外语能力所限,最终仅14万人报考。

教育部外事局通宵阅卷,发现外语成绩按60分及格,合格人数远不足2500人,只得将及格线下调至50分。

最后合格3000人中,优选出52人,成为首批赴美进修生。出国前,按国际惯例,改名叫访问学者。

52名学者,最大年龄49岁,最小年龄32岁,大部分出身高校,有两人来自北京工厂,是厂里的技术员。

出发前,众人到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订制服装,统一选了黑色大衣、黑色皮鞋和深蓝西装。拘谨且严肃。

1978年12月26日,首都机场,52人风雪登机,送行的美国驻华外交官唐占晞回忆:

“他们看上去都一模一样,名字一个也没记住,只记得当时雪花飘飘的。”

唐占晞想起了一个世纪前那场尝试:清政府送120名幼童赴美,幼童们乘坐蒸汽巨轮,跨越怒海,试图连接世界。

那次尝试中途夭折,而这一次,所有人都希望推开的大门不再关闭。

飞机穿破铅厚云层,开始万里西行。飞机上众人聊天,“当时对美国就像对月球一样陌生”,还有人探讨“美国有无粮票”。

出发前,听闻国外购物昂贵,他们行李箱里塞满手纸和肥皂。外交部还特批了50美元小费,供旅途使用,人均不到1美元。

法国转机时,因担心卫生间要小费,众人不敢前往,直到听闻免费才放心前去。

巴黎夜色透过机场巨大玻璃窗入,52位黑衣中国人看着流动的时尚人流,恍惚间想起西天取经。

累计飞行超30小时后,52名中国学者飞抵美国,出机场瞬间,闪光灯如雪。

很快,中国学者以自己的方式赢得美国人尊重。他们三年的基础课程半年自学学完,快速融入团队协助科研,甚至能指出导师论文错误。

他们中大多数都受到学术邀约,留居美国。然而两年后,52人中,除一人因攻读博士延期,其他全部归国,其中17人后来成为院士。

多年后,老人们追忆美国之行,繁华冲击只是表象,更多收获是看到与世界的差距,并发力追赶。

他们出发第二年,中国派出3000名留学生奔赴世界各地,其中1500人前往美国。托福热随后开启,同时也有外国留学生来华。

1984年,3000名日本青年,受邀国庆期间访华,最直观看见中国。

国庆当夜,天安门举办焰火晚会,中日青年在广场联欢,跳舞至深夜,《友谊之歌飞向21世纪》传唱在广场之上。

那一夜成为在场日本青年难忘记忆,其中许多人致力于中日友好,包括亲华首相菅直人。

从中国归来后,菅直人对那夜歌声念念不忘。

他养成习惯,每年选定一天,从母校东京工业大学邀请50名中国留学生共进晚餐,持续了几十年。

1994年,美国人彼得·海斯勒,从西伯利亚出发,准备远游东方。

“25岁的时候,我登上了一列火车,乘坐它到达终点站,我带着对生活的新认识下车。”

终点站是北京,他在那里看见不一样的中国。有别于俄罗斯萧索倦怠,九十年代中国昂扬向上,“生猛、蓬勃、充满力量感”。

这种生长的力量让他着迷,他用六周时间周游中国,发现每一条街巷都在发生变化的故事。

为了省钱,他曾买帐篷,在合肥一所大学草坪露营,无人阻挠:

“我猜他们不知道拿我怎么办,那时合肥没有多少外国人,我又不会说中文,当时的情景倒也有趣。”

1996年,他再回中国,有了中文名何伟。在一个燥热夏夜,他从长江乘船而下,一路漂流至小城涪陵。

他近距离观察中国县城生活,县城人也在观察他,“这个老外爱聊天,爱瞎逛,有点诚实,还有点善良”。

他把所见所闻,写成《江城》,2001年出版后风行美国,被誉为“理解今日中国的经典读本”。

出书那年夏天,何伟申领中国驾照,驾车漫游中国。

那年中国加入WTO,成为地球村的主角,开始与世界千丝万缕勾连

珠三角工厂代工大牌玩具,长三角工厂生产电器开关,丽水第一家健身馆叫“闻香识女人”,取自同名美国电影,而丽水郊区女孩,每天作画,远销欧洲。

那些农村女孩,每天临摹着威尼斯水城和荷兰尖塔,并不知景区名字,但却熟知各国客户颜色倾向。

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,世界的距离也越来越短。

何伟看到,丽水乡下男孩已在《魔兽世界》美服中做起了职业玩家,而江浙女孩正流行用欧元硬币打造戒指。

何伟之后,更多外国作家来华,他们定居北京、上海、东北、川蜀,记录超级城市的诞生,以及普通人在巨浪中的喜怒。

2008年,在华留学生达22万人,相比52名黑衣学者访美时代,增长了180多倍。他们成为认知中国的桥梁。

那年,北京奥运会开幕,喜迎四海来客,街头巷尾飘荡乐声“开怀容纳天地”。

数万外国记者到访北京,超20亿人观看开幕式,80余国家领导人和贵宾,仰头看着巨大的焰火脚印破空而来。

德国外交官称,中国不需奥运会开放自己,“北京奥运会只是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有机会看到中国的开放,亲身感受到中国的开放”。

奥运观众席上,相声演员大山成为加拿大代表团高级文化顾问。

彼时,他已闯荡中国20余年,拜师姜昆,登过春晚。大山的名字则取自他留学北大时,食堂大师傅的名字。

作为加拿大人,他被评为北京十大青年,人民日报撰文称“大山是外国人,但不是外人”。

奥运时,他接受国外媒体采访,他说,中国正以开放、大度的心态面对整个世界,这才是最了不起的伟大进步

今年5月,阔别3年后,英国作家扶霞再回中国。

她去了杭州,游了西湖,在上海见了读者,然后终于回到心心念念的成都,“真没想到一别就是3年,有机会重新说汉语真好”。

过去20多年里,她周游中国,吃遍八大菜系,写了5本书介绍中餐。

疫情阻断来往的日子,她住在伦敦,端午吃粽子,中秋吃月饼,小年拜灶君,特别想念中国时,就做一顿川菜,其中必有麻婆豆腐。

最难耐是英国没花椒,朋友在苏格兰找到一棵小花椒树送她,结果有限,她只能数着用。

到成都后,她第一件事是要带“很多很多花椒”回去。

那些急着重温中国味道的人还有很多。

春天时,苹果CEO库克领头来华,马斯克,比尔盖茨,星巴克CEO等一批企业家紧随其后。

5月最后一天,摩根大通举办4年来首次线下的全球中国峰会,主题定为:我们回来了

4月份,有媒体从北京飞往义乌,发现航班上九成面孔是外国人。

义乌异国风情街上,外国面孔重新增多,外国商人在咖啡馆打扑克,喝起土耳其咖啡。

义务中心的香格里拉酒店再次住满,国际商贸城重新堵车,换外汇的黄牛也重新活跃,出没于餐厅角落。当地最出名的两家土耳其餐厅,正考虑重新扩大规模。

商人说:每一天,我都看到比前一天更多的人,一切正在恢复。

通道重新通畅,世界渴望交流。法国学者期盼来看新出土的古猿化石;新加坡学者希望与北京广州的实验小组见面。他们正研究如何预防下一次大流行。

疫情阴影尚未全退,怒海风浪尚未停歇,但与世界的相连开始恢复。

当年送52名中国学者访华的美国外交官唐占晞,曾说道:

“除了官方,民间交流已经很深入。万一两个国家的关系又搞不好,官方交流发生困难时,我相信,还有这么多桥梁可以沟通,不会再像100多年前那些留美幼童那样。”

桥梁正在恢复,更多外国年轻人,正通过各种渠道,到访中国。

6月14日到19日,来自新加坡、美国、英国、西班牙、巴西、南非和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的16名青年代表,参加了中国外文局和腾讯共同主办的2023智见论坛暨“相约Z世代 智见青年行”活动。

5天内,外国青年们在深圳和北京,深度体验了数字中国。

在深圳,他们参观了腾讯总部、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和中国平安,对话中国学者和工程师。

在北京,他们体验了滴滴打车,骑行了共享单车,打卡国子监,并学会如何公益捐赠步数。

国子监树荫阴凉,外国青年念叨着论语,骑着共享单车离去。传统、文化与科技融合,展示着不同维度的中国。

体验这些维度的,并不仅是这16位外国青年。

行程中,他们用镜头和文字随时记录中国点滴,在youtube、推特等平台发布,每次都引发围观。

有人开了手机直播,几分钟就有数万人涌入。有西班牙青年对着镜头说,

我们能够通过当下最火热的手机应用,来体验北京的传统文化,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一个缩影,在这里,传统与潮流相融合。

青年们对中国数字经济的观感,被摘录于腾讯发布的《全球青年智见数字经济:数字经济让世界更美好》数字经济报告中。

这也是腾讯发起活动的初衷:一年前,他们发现外国友人对中国数字经济充满好奇,却似乎又知之甚少,于是决定发起这场亲身体验。

行程中,有外国青年和腾讯集团市场公关部总经理张军说,感觉像是来到一个新的星球。

张军回答:我们从来都在一个星球,我们一直都在这里

一千三百余年前,日本遣唐使第一次造访大唐。

他们穿过山岭,大海,大漠,村镇,一路带着无穷疑问,想象,误解和期待。

直到走进长安,所有迷雾才真正散去。

唯有所至,才知大唐。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删文请联系管理员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lerks.com/16130.html

(0)
上一篇 2023年 7月 1日 上午7:16
下一篇 2023年 7月 1日 上午7:16

相关推荐

  • 在以色列的中国留学生口述:两个室友都被征兵走了,她感到很震惊

   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,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,请联系删除。这让Yumi深刻意识到冲突对于普通人的影响是多么深远。除了征兵问题,冲突还对以色列的学校产生了影响。许多学校都暂停了课程,学生们不得不暂时停止学习,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。对于留学生来说,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,因为他们来到以色列是为了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,而现在他们却被迫陷入了这场冲突的漩涡中。然而,尽管面临诸多困难,Yumi坚定地表示她

    留学咨询 2023年 10月 29日
    4600
  • 外交部:热烈欢迎这批留学生

    外交部:热烈欢迎首批洪都拉斯学生离台到大陆留学7月5日,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。有记者提问:据报道,7月4日,中国接收的首批洪都拉斯留学生已离开台湾,抵达大陆开始新的留学生活,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?汪文斌:中国和洪都拉斯建交后,中方承诺愿接收所有洪都拉斯在台湾地区留学生来大陆学习。建交三个多月来,经过双方高效对接协调,首批共26名洪都拉斯学生已于昨天离开台湾顺利抵达北京、天津、西安等地,开

    留学咨询 2023年 7月 7日
    8000
  • “不是不想回,而是有家难回”,留学生的一番话,众人听后沉默了

    留学生的生活很多人都觉得很光鲜亮丽,但实际上这个光鲜也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困境。留学是一种很特殊的生活方式,既要适应异国文化和环境,还要兼顾学业和身心健康。许多留学生最初会有一些初步的兴奋和新奇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的心情也会有很多波动。尤其是当留学生错过重要的家庭所在时,心情也难免会开始低落。留学日子里的很多艰辛,很多人都看不到:孤独、失落、不适应等等。留学生虽然身处异国他乡,但心理上和国内的亲

    留学咨询 2023年 4月 27日
    9900
  • 太难了~新加坡国际学校留学生的竟有这么多隐形挑战

    – 热门课程之3月推荐:EPP英语能力课程-新加坡留学1对1咨询领超值惊喜留学礼包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,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送往新加坡的国际学校,期望孩子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,不仅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,还可以学习多种语言。然而,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简单。许多孩子一开始都很难适应新加坡国际学校的学习生活,特别是全英文授课。可能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表现得游刃有余,但在学术领域,尤其是深

    留学咨询 2024年 3月 8日
    2200
  • 内蒙古留学生“感知中国——了解红色文化”

    “通过今天的参观,让我了解了乌兰夫,他是一名真正的英雄。”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萨贾德说。4月2日,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组织留学生开展了“感知中国——了解红色文化”社会实践活动,同时组织国内学生进行了“缅怀革命先烈 追寻红色历史”祭扫活动。上午10时,在绵绵细雨中,同学们走进乌兰夫公园,在乌兰夫同志塑像前列队肃立,庄严献花,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的敬意。当天,来自俄罗斯、蒙古国、巴基斯坦等国家

    留学咨询 2023年 4月 6日
    10100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2023082320290175

微信好友请说明来意!

谢谢合作接受咨询范围

1:F1留学生身份恢复

2:留学生名校保录取

3:快速一年本科 等等

联系微信
易哲留学以教书育人为原则为莘莘学子提供名校保录取、留学紧急应对/开除/身份恢复/转校等、留信网/留服网认证等免费咨询服务!微信:YizheUS